# 幼儿园人工智能教育优质课教案
一、课程名称:小小发明家——认识和创造机器人
二、教学目标:
1. 让幼儿了解人工智能的基本概念。
2. 激发幼儿对机器人的兴趣,培养创造力和动手能力。
3. 引导幼儿学习基本的编程知识,初步理解人工智能的应用。
三、教学准备:
1. 各种类型的机器人模型(例如:遥控车、跳舞机器人等)。
2. 简单的编程软件,如Scratch或Blockly。
3. 白板和马克笔。
4. 投影仪和电脑。
四、教学过程:
1. 导入阶段(5分钟)
- 教师展示一些常见的机器人,通过图片和视频向孩子们介绍什么是机器人。
- 提问:“你们知道机器人是怎么工作的吗?”鼓励孩子们自由回答。
2. 探索阶段(10分钟)
- 利用投影仪展示不同种类的机器人,并讲解它们的功能和特点。
- 通过游戏“谁最快”来让孩子们了解速度的概念,并尝试用遥控器控制机器人。
3. 实践操作阶段(15分钟)
- 使用Scratch或Blockly软件,让孩子们动手制作一个简单的机器人。
- 教师演示如何编写代码来控制机器人的动作。
- 分小组进行,每组选择一种机器人,根据提供的材料制作一个简易的机器人模型。
4. 分享与讨论阶段(10分钟)
- 各组展示自己的作品,并向全班介绍他们的机器人是如何工作的。
- 教师点评每个小组的设计,强调创新点和程序的逻辑性。
5. 延伸活动(5分钟)
- 组织孩子们玩“机器人接力赛”,让他们在跑道上放置机器人,并控制它们前进。
- 讨论在游戏中遇到的技术问题,如怎样使机器人转弯等。
五、总结:
通过今天的课程,孩子们不仅了解了机器人的基本知识和编程方法,还体验了亲手制作和操控机器人的乐趣。希望他们能将今天学到的知识运用到日常生活中,成为小小发明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