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会计信息化起步于20世纪80年代,这一时期标志着我国会计信息化的萌芽阶段。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我国会计信息化进入了快速发展阶段,取得了显著成果。
在这个阶段,我国政府和企业开始认识到会计信息化的重要性,并开始投入资金和资源进行研究和开发。1985年,国家科委批准成立了中国会计学会,这是我国会计信息化研究的重要组织机构。1986年,国家科委发布了《关于发展信息产业的决定》,明确提出要发展我国的计算机、通信、电子等高新技术产业,为会计信息化的发展提供了政策支持。
在这一阶段,我国会计信息化的主要成果包括:
1. 建立了会计信息系统的基础框架:在这个阶段,我国会计信息系统的基础框架逐渐建立起来,包括会计软件的开发和应用、会计数据的采集和处理等。这些基础框架为后续的会计信息化发展奠定了基础。
2. 引进了国外先进的会计信息化技术:在这个阶段,我国积极引进国外的会计信息化技术和经验,如国际会计准则、财务报告标准等。通过学习和借鉴国际先进经验,我国会计信息化技术水平得到了提高。
3. 培养了一批会计信息化人才:在这个阶段,我国会计信息化人才培养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培养了一批具有较高专业素质和技能的会计信息化人才。这些人才能够在会计信息化领域发挥重要作用,推动我国会计信息化的发展。
4. 加强了会计信息化的政策和法规建设:在这个阶段,我国政府加强了对会计信息化的政策和法规建设,出台了一系列相关法规和政策,为会计信息化的发展提供了法律保障。
总之,我国会计信息化起步于20世纪80年代,经过多年的努力,取得了显著成果。当前,我国会计信息化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未来,我国会计信息化将继续深化,为我国经济发展提供有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