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信息化的概念最早可以追溯到20世纪70年代,当时美国学者开始关注计算机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1972年,美国教育家John Dewey出版了《The Learning Machine》,这是第一本关于计算机辅助教学的书籍。随后,计算机辅助教学(Computer-Assisted Instruction, CAI)和计算机辅助设计(Computer-Aided Design, CAD)等概念逐渐被引入教育领域。
进入20世纪80年代,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教育信息化开始在全球范围内得到广泛关注。1985年,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NSF)发布了一份报告,提出了“信息技术对教育的影响”的研究计划。这份报告被认为是教育信息化概念的正式提出。同年,麻省理工学院开设了第一个计算机科学课程,标志着教育信息化在美国的正式起步。
在中国,教育信息化的概念也是在20世纪80年代初期提出的。1983年,中国教育部成立了全国中小学计算机教育研究中心,开始研究和推广计算机教育。1984年,中国教育部发布了《关于加强中小学电教工作的意见》,明确提出了“要大力开展电化教学,逐步实现教育现代化”的目标。1986年,中国政府批准了“八五”期间教育科研规划中的一项重点课题——“中小学计算机应用能力培养研究”。同年,中国教育部还发布了《中小学信息技术知识与教学能力培养研究》的研究报告,进一步推动了中国教育信息化的发展。
总之,教育信息化的概念最早可以追溯到20世纪70年代,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已经成为全球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在各国政府、教育机构和企业的共同推动下,教育信息化正在不断推进,为提高教育质量、促进教育公平和实现教育现代化做出了重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