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密信息系统是指涉及国家安全和利益的计算机系统,包括军事、外交、公安、国家安全、金融、能源、交通、通信等重要领域。涉密程度分种类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1. 机密级:涉及到国家安全和利益的计算机系统,如军事指挥系统、情报分析系统、国家安全监控系统等。这类系统的涉密程度较高,需要严格控制访问权限,防止信息泄露。
2. 秘密级:涉及到国家安全和利益的计算机系统,如外交通讯系统、国家安全监控中心、国家安全数据中心等。这类系统的涉密程度较高,需要限制访问权限,防止信息泄露。
3. 内部级:涉及到特定组织或机构的内部事务,如企业的研发部门、政府部门的内务部门等。这类系统的涉密程度适中,需要合理控制访问权限,确保信息安全。
4. 公开级:公开发布的计算机系统,如政府网站、公共数据库等。这类系统的涉密程度较低,不需要特别保护,但仍需遵守相关法律法规。
5. 非涉密级:不涉及任何敏感信息的计算机系统,如个人电脑、办公设备等。这类系统的涉密程度最低,无需特别保护。
在设计和实施涉密信息系统时,需要根据涉密程度进行分类,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确保信息安全。例如,对于机密级和秘密级的系统,应采用加密技术、访问控制、身份认证等手段,防止信息泄露;对于内部级和公开级系统,应加强用户管理、数据备份、网络安全等措施,确保信息安全;对于非涉密级系统,应确保其正常运行,满足基本业务需求。
此外,国家还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条例》等法律法规,对涉密信息系统的管理和保护提出了明确要求。企业和组织在设计和实施涉密信息系统时,应遵循这些法律法规,确保信息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