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控中心网络安全应急预案
一、预案目的:
本应急预案旨在确保疾控中心在面临网络安全威胁时,能够迅速、有效地应对和处理,以保护关键信息基础设施的安全,保障公共卫生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二、预案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疾控中心所有网络系统,包括内部办公网络、对外服务网络、远程医疗系统等。
三、应急组织结构:
1. 总指挥:由中心主任担任,负责统一指挥和决策。
2. 副总指挥:由分管网络安全的副主任担任,协助总指挥进行应急指挥。
3. 应急指挥部:由网络安全部门组成,负责具体应急工作。
4. 技术支持组:由IT部门组成,负责提供技术支持和解决方案。
5. 信息发布组:由宣传部等部门组成,负责发布预警信息和应急处理进展。
四、应急响应级别:
根据网络安全事件的影响范围和严重程度,将应急响应级别分为四级:I级(特别重大)、II级(重大)、III级(较大)和IV级(一般)。
五、应急响应措施:
1. I级响应:
- 立即启动应急响应机制,通知所有相关人员。
- 组织技术团队对事件进行初步分析,确定事件性质和影响范围。
- 根据事件性质,采取相应的应急措施,如隔离受攻击的网络、恢复业务系统等。
- 向上级主管部门报告事件情况,请求支持和指导。
- 配合相关部门开展调查和取证工作。
2. II级响应:
- 启动应急响应机制,通知相关人员。
- 组织技术团队对事件进行初步分析,确定事件性质和影响范围。
- 根据事件性质,采取相应的应急措施,如隔离受攻击的网络、恢复业务系统等。
- 向上级主管部门报告事件情况,请求支持和指导。
- 配合相关部门开展调查和取证工作。
3. III级响应:
- 启动应急响应机制,通知相关人员。
- 组织技术团队对事件进行初步分析,确定事件性质和影响范围。
- 根据事件性质,采取相应的应急措施,如隔离受攻击的网络、恢复业务系统等。
- 向上级主管部门报告事件情况,请求支持和指导。
- 配合相关部门开展调查和取证工作。
4. IV级响应:
- 启动应急响应机制,通知相关人员。
- 组织技术团队对事件进行初步分析,确定事件性质和影响范围。
- 根据事件性质,采取相应的应急措施,如隔离受攻击的网络、恢复业务系统等。
- 向上级主管部门报告事件情况,请求支持和指导。
- 配合相关部门开展调查和取证工作。
六、应急资源保障:
1. 应急指挥部:由网络安全部门组成,负责具体应急工作。
2. 技术支持组:由IT部门组成,负责提供技术支持和解决方案。
3. 信息发布组:由宣传部等部门组成,负责发布预警信息和应急处理进展。
4. 其他资源:包括应急通讯设备、备用服务器、备份数据等。
七、预案演练与培训:
定期组织应急演练,提高应急响应能力和协同作战能力。同时,加强对员工的网络安全意识和技能培训,提高整体安全防护水平。
八、预案修订与更新:
根据实际情况,及时修订和完善应急预案,确保预案的有效性和适用性。
九、附件:
1. 网络安全管理制度
2. 应急联系人名单
3. 应急物资清单
4. 应急处置流程图
5. 相关法规和标准
注: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具体实施方案应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调整和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