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信息系统数据罪,是指违反国家关于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密等方面的法律规定,故意或过失造成计算机信息系统数据损坏、丢失、泄露、篡改等后果,情节严重的行为。
界定:
1. 行为主体:必须是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自然人、法人或其他组织。
2. 行为内容:包括故意或过失地破坏、盗窃、窃取、传播、使用等计算机信息系统数据。
3. 严重后果:造成计算机信息系统数据损坏、丢失、泄露、篡改等后果,情节严重。
法律后果:
1. 刑事责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相关规定,构成计算机信息系统数据罪的,将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具体刑罚由法院根据案件具体情况决定。
2. 民事责任:受害者可以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的规定,要求行为人赔偿因计算机信息系统数据损害、丢失、泄露、篡改等造成的损失。
3. 行政责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联网管理暂行规定》等相关法律法规,违反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密规定的,将受到行政处罚。
4. 其他法律责任:如涉及商业秘密等特殊情形,可能还需承担其他法律责任。
防范措施:
1. 加强网络安全教育:提高公众对计算机信息系统数据安全的认识,增强自我保护意识。
2. 完善法律法规:完善相关法规,明确计算机信息系统数据犯罪的定义、范围和处罚标准。
3. 强化技术防护:采用先进的技术手段,如防火墙、入侵检测系统等,提高计算机信息系统的安全性。
4. 建立应急处理机制:制定应急预案,对计算机信息系统数据损失、泄露等情况进行及时处理。
总之,计算机信息系统数据罪是一种严重的违法行为,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加强网络安全教育,完善法律法规,强化技术防护,建立应急处理机制,共同维护计算机信息系统的安全和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