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机监控系统主要由以下设备构成:
1. 监控主机:作为整个系统的核心,负责接收、处理和显示各种传感器、执行器等设备的实时数据。监控主机通常采用高性能的计算机或工业控制计算机,具有强大的计算能力和丰富的接口资源。
2. 数据采集设备:用于采集被监控对象的各种参数,如温度、湿度、压力、流量等。常见的数据采集设备有热电偶、热电阻、压力传感器、流量计等。这些设备将现场的物理量转换为数字信号,通过通讯线路传输给监控主机。
3. 数据传输设备:负责将采集到的数据从数据采集设备传输到监控主机。常见的数据传输设备有串口通信模块、以太网通信模块等。这些设备根据不同的通信协议和传输速率,实现数据的高速、可靠传输。
4. 数据处理设备: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存储、分析和处理,以便生成报表、报警信息等。常见的数据处理设备有数据库服务器、数据分析软件等。这些设备可以根据用户需求,对数据进行查询、统计、分析等操作,帮助用户更好地掌握被监控对象的运行状况。
5. 人机交互界面:提供给用户直观、便捷的操作界面,方便用户查看、设置和调整系统参数。人机交互界面通常包括显示器、键盘、鼠标等设备,通过图形化的方式展示系统状态,让用户能够轻松地进行操作和管理。
6. 报警与安全设备:当系统出现异常情况时,能够及时发出报警信号,通知相关人员进行处理。常见的报警与安全设备有声光报警器、门禁系统、视频摄像头等。这些设备可以及时发现系统故障,保障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
7. 电源设备:为监控主机、数据采集设备、数据传输设备等提供稳定的电源供应。电源设备通常采用不间断电源(UPS)或稳压电源,确保系统在断电或电压波动的情况下仍能正常工作。
8. 辅助设备:根据实际需求,可能还需要一些辅助设备,如打印机、扫描仪、传真机等。这些设备可以方便地将系统生成的报告、报表等信息输出为纸质文件或电子文件,便于存档和传递。
总之,微机监控系统由监控主机、数据采集设备、数据传输设备、数据处理设备、人机交互界面、报警与安全设备、电源设备以及辅助设备等组成。这些设备相互协作,共同完成对被监控对象的实时监测、数据分析、报警处理等功能,为用户提供高效、可靠的监控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