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数字化图像的编码方法有两种,分别是JPEG和MPEG。
1. JPEG(Joint Photographic Experts Group):这是一种广泛使用的有损压缩算法,主要用于连续色调的静态图像。在JPEG中,图像数据首先经过离散余弦变换(DCT),将图像从空间域转换到频率域。然后,通过量化步骤将每个像素的颜色信息转换为一个颜色值,该值的范围通常为0-255。最后,使用熵编码过程来进一步减少数据量,常用的熵编码算法包括霍夫曼编码和算术编码。由于JPEG采用有损压缩,因此压缩后的图像在恢复时会有一定的质量损失。
2. MPEG(Moving Picture Experts Group):这是一种针对运动图像的压缩标准,它不仅适用于静态图像,还适用于运动视频。MPEG通过将图像分解为一系列的帧,并利用运动估计和补偿技术来减少冗余数据。在编码过程中,每一帧图像都会被划分为多个宏块(macroblocks),并通过特定的编码算法进行处理。这些算法可以有效地去除图像中的冗余信息,同时保持图像的视觉质量。MPEG标准还支持多种不同的视频格式,例如MPEG-1、MPEG-2、MPEG-4和MPEG-7等,每种格式都有其特定的压缩方法和应用领域。
总的来说,JPEG和MPEG是两种常见的计算机数字化图像编码方法,它们各自具有不同的优缺点。JPEG适用于连续色调的静态图像,而MPEG则适用于运动视频。选择哪种编码方法取决于具体的应用场景和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