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布式电源系统(Distributed Energy Resources,DER)是一种将小型、分散的能源资源通过电力电子技术集成到电网中,以实现能源的高效利用和优化配置的系统。根据国家标准《分布式电源接入配电网技术规定》(GB/T 31754-2015),分布式电源系统的基本要求与分类如下:
1. 基本要求:
(1)安全性:分布式电源系统应具备足够的安全保护措施,确保在各种工况下均能安全稳定运行。
(2)可靠性:分布式电源系统应具备较高的可靠性,能够在故障发生时迅速恢复供电,保证电网的稳定运行。
(3)经济性:分布式电源系统应具备较低的投资成本和运行维护费用,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降低能源成本。
(4)环保性:分布式电源系统应采用清洁能源,减少对环境的影响,降低碳排放。
(5)可扩展性:分布式电源系统应具备良好的可扩展性,能够适应电网的发展和变化,满足未来能源需求的增长。
2. 分类:
根据不同的应用场景和功能,分布式电源系统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1)光伏发电系统:利用太阳能电池板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为建筑物、交通设施等提供绿色电力。
(2)风力发电系统:利用风力发电机将风能转化为电能,为建筑物、交通设施等提供绿色电力。
(3)生物质能发电系统:利用生物质燃料(如秸秆、垃圾等)通过燃烧或气化产生热能,再通过蒸汽轮机或燃气轮机转换为电能。
(4)储能型分布式电源系统:利用电池、超级电容器等储能设备,将可再生能源储存起来,以满足电网负荷波动的需求。
(5)微电网:由多个分布式电源、储能设备、负载和控制设备组成的独立运行的电力系统,可以实现能源的自给自足和优化配置。
总之,分布式电源系统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和广阔的应用前景,是实现能源转型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