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网络安全和网络意识形态责任制实施细则
一、目的与原则
1. 目的:为了加强学校网络安全管理,维护网络意识形态安全,保障学校教育教学秩序和师生合法权益,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要求,制定本实施细则。
2. 原则:坚持党的领导,坚持立德树人,坚持依法治校,坚持综合治理,坚持预防为主,坚持标本兼治,坚持系统治理,坚持责任明确,坚持协同推进。
二、组织机构
1. 成立学校网络安全工作领导小组,由校长担任组长,分管副校长、网络信息中心主任等为成员,负责全校网络安全工作的统筹协调和组织实施。
2. 设立网络安全办公室,作为学校网络安全工作的日常管理机构,负责网络安全的日常管理工作。
三、职责与任务
1. 学校网络安全工作领导小组的职责:制定学校网络安全工作规划和年度计划,审议网络安全工作重大事项,督促检查网络安全工作落实情况,组织开展网络安全宣传教育活动,协调解决网络安全工作中的问题和困难。
2. 网络安全办公室的职责:负责网络安全日常管理工作,包括网络安全风险评估、安全防护措施落实、网络安全事件应急处置等工作;负责网络安全宣传教育活动的组织实施;负责网络安全培训和考核工作;负责网络安全档案的建立和管理。
四、网络安全管理
1. 网络基础设施建设与管理:确保校园网络基础设施安全可靠,定期进行安全检查和维护,及时更新和升级安全防护设备和技术手段。
2. 网络信息安全保护:加强对师生个人信息的保护,防止信息泄露和滥用;加强对网络内容的监管,禁止传播违法违规信息;加强对网络攻击和病毒的防范,确保校园网络环境的安全。
3. 网络意识形态管理:加强对网络意识形态的引导和管理,坚决抵制和打击网络谣言、虚假信息等不良现象;加强对师生的网络行为规范教育,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网络价值观。
4. 网络安全应急处理:建立健全网络安全应急预案,提高应对网络安全事件的能力和水平;加强网络安全事件的监测和预警,及时发现和处置网络安全事件。
五、网络安全宣传教育
1. 开展网络安全知识普及活动,提高师生的网络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2. 利用校园广播、宣传栏、网络平台等多种渠道,宣传网络安全法律法规和政策要求。
3. 举办网络安全培训班和讲座,邀请专家进行授课和指导。
六、考核与奖惩
1. 对学校网络安全工作进行定期考核,对表现突出的个人和集体给予表彰和奖励。
2. 对违反网络安全管理规定的行为进行严肃处理,对造成严重后果的个人和集体依法追究责任。
七、附则
本实施细则自发布之日起实施,由学校网络安全工作领导小组负责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