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系统安全保护能力的五个等级是按照国际标准ISO/IEC 27001:2013《信息安全管理体系——要求》来划分的。这个标准将信息安全管理分为五个等级,分别是:
1. 基本安全控制(Basic Security Controls)
这是最低级别的安全保护能力,主要关注基本的信息安全措施,如密码保护、访问控制等。这些措施可以防止未经授权的访问和数据泄露,但并不能保证系统的安全性。
2. 强化安全控制(Enhanced Security Controls)
在基本安全控制的基础上,增加了一些更高级的安全控制措施,如身份验证、审计跟踪等。这些措施可以提高系统的安全性,减少潜在的安全威胁。
3. 安全管理(Management of Security)
在强化安全控制的基础上,引入了安全管理的概念。这包括制定和实施信息安全政策、策略和程序,以及进行定期的安全评估和审计。通过这些活动,组织可以确保其信息安全管理体系的有效运行,提高系统的整体安全性。
4. 合规性(Compliance)
在安全管理的基础上,进一步强调了遵循相关法规和标准的重要性。这意味着组织需要确保其信息安全管理体系符合国家法律法规的要求,以及国际标准的规定。这有助于降低法律风险,提高组织的信誉和竞争力。
5. 持续改进(Continuous Improvement)
最后,组织需要不断改进其信息安全管理体系,以应对不断变化的威胁和挑战。这包括采用新技术、更新安全策略和程序,以及对员工的安全意识和技能进行培训。通过持续改进,组织可以不断提高其信息安全水平,确保系统的长期稳定运行。
总之,计算机系统安全保护能力的五个等级反映了从基础到高级的不同安全需求和保护措施。组织应根据自身的业务特点和风险承受能力,选择合适的安全等级,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来确保系统的安全性。同时,随着技术的发展和威胁的变化,组织还需要不断调整和完善其信息安全管理体系,以适应新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