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监控系统的三层网络架构通常包括以下三个层次:
1. 现场层(Field Level):这是系统的第一层,也是最接近监控对象的一层。在这个层次上,各种传感器、摄像头、报警设备等硬件设备被安装在现场,用于收集和传输实时数据。这些设备通常具有本地处理能力,可以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初步分析,如过滤噪声、识别异常行为等。现场层的设备通常采用有线或无线通信方式与中央控制室的第二层进行连接。
2. 控制层(Control Level):这是系统的第二层,主要负责接收来自现场层的数据,并根据预设的规则和算法进行处理和分析。在这个阶段,一些简单的数据处理任务可以在现场层完成,而更复杂的任务则需要在控制层进行处理。控制层通常采用有线或无线通信方式与中央控制室的第三层进行连接。
3. 管理层(Management Level):这是系统的第三层,主要负责监控和管理整个综合监控系统。在管理层面,可以实现对整个系统的集中监控、数据分析、报警通知等功能。此外,还可以实现远程访问、系统升级、故障诊断等功能。管理层通常采用有线或无线通信方式与中央控制室的第三层进行连接。
这种三层网络架构的优点在于,它可以将不同层次的功能分离,使得各个层次可以独立地进行开发和维护,从而提高了系统的可扩展性和可维护性。同时,这种架构也有助于降低系统的复杂性,使得系统更加易于管理和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