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安全法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为了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在网络空间的合法权益,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公共利益,促进信息化健康发展而制定的一部法律。该法于2017年6月1日由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八次会议修订通过,自2017年9月1日起施行。
关键条款:
1. 数据安全责任主体:任何组织和个人都有义务保护网络信息安全,不得从事危害网络安全的活动。
2. 数据安全保护措施:组织和个人应当采取技术手段和管理措施,防止数据泄露、篡改、丢失等风险。
3. 数据安全监督管理:国务院和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建立数据安全监督管理制度,加强对数据安全的监督检查。
4. 数据安全法律责任:违反本法规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尚不构成犯罪的,依法给予行政处罚。
实施要点:
1. 加强组织领导: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将数据安全工作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建立健全数据安全工作机制,明确职责分工,确保数据安全工作的有效实施。
2. 完善法律法规:根据本法的规定,制定和完善与数据安全相关的法律法规,为数据安全工作提供法制保障。
3. 强化技术支撑:鼓励和支持科研机构、企业等开展数据安全技术研发和应用,提高数据安全防护能力。
4. 加强宣传教育:通过多种渠道和方式,加强对公众的数据安全意识教育,提高全社会对数据安全的认识和重视程度。
5. 严格执法监督:建立健全数据安全执法监督机制,对违反本法规定的行为进行查处,维护数据安全秩序。
6. 推动国际合作:积极参与国际数据安全合作,共同应对全球性的数据安全挑战,维护网络空间的和平与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