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简称AI)是指由人制造出来的系统能够理解、学习、适应和实施人类的认知功能。这些系统可以理解语言,识别图像,解决问题,以及学习和适应新的情况。人工智能的目标是使机器能够执行通常需要人类智能才能完成的复杂任务,如语音识别、决策制定、视觉感知等。
以下是一些提出人工智能含义的科学家:
1. 艾伦·图灵(Alan Turing):英国数学家、逻辑学家,被认为是人工智能之父。他在1950年提出了图灵测试,用于评估机器是否具有智能。
2. 马文·明斯基(Marvin Minsky):美国计算机科学家,人工智能领域的先驱之一。他在1960年代提出了神经网络的概念,并开发了第一个神经网络模拟器。
3. 约翰·麦卡锡(John McCarthy):美国计算机科学家,人工智能领域的先驱之一。他在1956年组织了达特茅斯会议,推动了人工智能的发展。
4. 约翰·冯·诺依曼(John von Neumann):美国数学家、物理学家,计算机科学的奠基人之一。他在1943年提出了冯·诺依曼架构,这是现代计算机的基础。
5. 丹尼尔·贝尔(Daniel Bell):英国社会学家,对人工智能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他在1973年出版了《后工业社会的来临》,预测了人工智能在社会中的作用。
6. 杰弗里·辛顿(Geoffrey Hinton):美国神经科学家,深度学习的创始人之一。他在2012年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因为他在深度学习方面的贡献。
7. 黄民烈(NeurIPS 2018 Best Paper Award Winner):中国台湾计算机科学家,提出了一种基于注意力机制的神经网络结构,被称为“Transformer”。这种结构在自然语言处理领域取得了巨大的成功,被广泛应用于各种任务,如机器翻译、文本分类等。
8. 张江峰(Zhang Jiangfeng):中国计算机科学家,提出了一种名为“深度自编码器”的神经网络结构,用于解决数据压缩和降维问题。这种结构在图像处理、视频分析等领域取得了显著的成果。
9. 陈天石(Tianshi Chen):中国计算机科学家,提出了一种名为“卷积神经网络”的神经网络结构,用于处理图像和视频数据。这种结构在计算机视觉领域取得了巨大的成功,被广泛应用于人脸识别、物体检测等任务。
10. 何恺明(Kaiming He):中国计算机科学家,提出了一种名为“残差网络”的神经网络结构,用于解决深度神经网络中的梯度消失和梯度爆炸问题。这种结构在图像识别、语音识别等领域取得了显著的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