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进学校这一概念最早由美国提出。在2014年,美国教育部发布了一份名为《为每个孩子提供人工智能教育》的报告,该报告强调了人工智能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潜力,并提出了将人工智能纳入学校课程的建议。
在美国的推动下,许多国家和地区也开始关注人工智能在教育领域的应用。例如,中国教育部在2017年发布了《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明确提出要推进人工智能与教育的深度融合,培养具备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此外,英国、加拿大等国家也纷纷出台相关政策,鼓励学校引入人工智能课程和项目。
在中国,人工智能进学校的概念也在逐步推广。2017年,中国教育部发布了《关于加强和改进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意见》,其中提到了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包括利用人工智能技术进行数据分析、编程等。此外,一些地方政府还推出了人工智能教育试点项目,鼓励学校开展相关课程和活动。
总的来说,人工智能进学校这一概念最早由美国提出,并在各国逐渐得到推广。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应用,未来学校教育将更加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而人工智能将成为一个重要的教学工具和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