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数字经济发展的概念最早可以追溯到20世纪90年代,当时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数字经济开始崭露头角。然而,真正提出“数字经济”这一概念并对其进行系统阐述是在21世纪初,特别是2003年,时任中国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使用了“数字经济发展”这一概念。
2003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要大力发展以信息化为特征的新兴产业,推动传统产业升级,提高国民经济的整体竞争力。同年,中国政府还发布了《关于加快信息化建设的意见》,明确提出要加快信息化建设,推动经济社会全面进步。这些举措标志着中国政府对数字经济的重视程度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此后,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普及,数字经济在全球范围内迅速发展。各国政府纷纷出台政策,鼓励和支持数字经济的发展。例如,美国于2010年发布了《美国创新战略:数字化经济》,旨在通过数字化手段推动经济增长;欧盟于2014年发布了《数字单一市场白皮书》,强调了数字经济在促进经济增长、创造就业机会等方面的重要性。
在中国,数字经济的发展也取得了显著成果。中国政府将数字经济作为国家战略,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如《“十三五”国家信息化规划》、《“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等,旨在推动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同时,中国还积极参与国际数字经济合作,推动全球数字经济治理体系的建设和完善。
总之,把握数字经济发展是21世纪初提出的一个重要概念。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普及,数字经济在全球范围内迅速崛起,成为推动经济增长、创造就业机会的重要力量。各国政府纷纷出台政策,支持数字经济的发展,以期在全球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