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PM(Cost Per Mille)是一种广告计费方式,即每千次展示成本。它是指广告主为获取1000人次的展示,愿意支付的费用。这种计费方式适用于那些需要大量展示的广告主,如品牌推广、产品宣传等。
CPM系统的工作原理是通过追踪广告的展示次数和点击次数来计算广告的收益。具体来说,系统会记录每次广告的展示次数和点击次数,然后根据广告主设定的CPM价格来计算收益。
在CPM系统中,广告主需要提供以下信息:
1. 广告内容:包括广告图片、文字、视频等,以便系统能够准确识别并计算展示次数和点击次数。
2. CPM价格:广告主愿意为1000人次的展示支付的费用。这个价格通常由广告主与平台协商确定。
3. 投放时间:广告主希望在何时投放广告,以及每天投放的次数。
4. 目标受众:广告主希望针对的目标人群,以便系统能够更准确地计算展示次数和点击次数。
5. 预算:广告主为整个广告活动设定的总预算。
在CPM系统中,广告展示次数和点击次数的计算方法如下:
1. 展示次数:系统会统计在一定时间内,广告被展示的次数。这可以通过分析网站流量、社交媒体数据等来实现。
2. 点击次数:系统会统计在一定时间内,用户对广告的点击次数。这可以通过分析网站流量、社交媒体数据等来实现。
3. 收益计算:系统会根据广告主设定的CPM价格和展示次数、点击次数来计算收益。例如,如果广告主设定的CPM价格为1元/千次展示,且展示次数为1000次,点击次数为50次,那么广告收益为50元。
总之,CPM系统通过追踪广告的展示次数和点击次数来计算收益,为广告主提供了一个公平、透明的广告计费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