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简称AI)的概念最早可以追溯到20世纪40年代。1943年,约翰·麦卡锡(John McCarthy)在达特茅斯会议上首次提出了“人工智能”这一术语,并认为机器能够模仿人类智能。此后,人工智能的研究逐渐展开,并在20世纪50年代和60年代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然而,直到20世纪80年代,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和计算能力的提高,人工智能才真正开始进入快速发展阶段。1986年,美国国防高级研究计划署(DARPA)设立了一个名为“DARPA 67”的项目,旨在开发具有自主学习能力的机器人。这个项目催生了多个著名的人工智能算法和技术,如神经网络、遗传算法等。
进入21世纪,随着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技术的兴起,人工智能得到了更广泛的应用和发展。2012年,AlphaGo击败了世界围棋冠军李世石,标志着深度学习技术在人工智能领域的突破性进展。同年,IBM发布了Watson超级计算机,该计算机能够处理大量数据并提供基于知识的智能服务。此外,2016年,谷歌推出了一款名为AlphaEd的聊天机器人,能够与人类进行自然语言交流。这些成果表明,人工智能已经从理论研究走向实际应用,成为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