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合同是指通过电子手段订立的、以电子数据形式存储或传输的合同。在当今社会,随着互联网和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电子合同已经成为了商务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关于律师做出来的电子合同是否有效的问题,我们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首先,我们需要明确电子合同的法律地位。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的规定,电子合同是当事人之间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权利义务关系的协议。这意味着,只要电子合同的内容符合法律规定,且双方当事人的意思表示真实,那么这种合同就是有效的。
其次,我们需要关注电子合同的形式要件。虽然电子合同不需要像纸质合同那样具备一定的物理形态,但仍然需要满足一定的形式要求。例如,电子合同应当具备以下要素:(一)标题;(二)正文;(三)尾部;(四)签署页。此外,电子合同还应当包括与纸质合同相同的签名或者盖章等身份识别信息。
再次,我们需要关注电子合同的内容要件。电子合同的内容应当明确、具体,不得含糊其辞或模棱两可。同时,电子合同的内容应当符合法律法规的规定,不得违反公序良俗。
最后,我们需要关注电子合同的认证和备案问题。在某些情况下,为了确保电子合同的合法性和有效性,可能需要进行认证和备案。例如,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签名法》的规定,电子签名需要经过认证机构认证后才能具有法律效力。此外,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的规定,电子合同还需要进行备案,以便在发生纠纷时能够提供证据。
综上所述,律师做出来的电子合同只要符合法律规定的形式要件、内容要件,并且经过认证和备案,那么这种合同就是有效的。当然,在实践中,我们还需要结合具体情况来判断电子合同的有效性,并遵循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