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计算机硬件的程序通常被称为“系统监控程序”或“硬件管理程序”。这些程序的主要目的是确保计算机硬件的正常运行,以及在出现故障时能够及时进行诊断和修复。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计算机硬件管理程序:
1. BIOS(基本输入输出系统):BIOS是计算机启动过程中的第一个软件,它负责初始化计算机硬件并加载操作系统。BIOS程序通常被固化在主板上的ROM芯片中,因此需要通过特定的工具来更新或修改。
2. ACPI(高级配置和电源接口):ACPI是一种用于管理计算机硬件的软件标准。它提供了一种统一的方式来控制计算机的电源、内存、显卡等硬件设备。ACPI程序通常被固化在主板上的ROM芯片中,因此需要通过特定的工具来更新或修改。
3. CMOS(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CMOS是一种用于存储计算机硬件设置信息(如日期、时间、硬盘参数等)的闪存。CMOS程序通常被固化在主板上的ROM芯片中,因此需要通过特定的工具来更新或修改。
4. 驱动程序:驱动程序是一种特殊的软件,它允许操作系统与硬件设备进行通信。驱动程序通常由硬件制造商提供,并且需要定期更新以支持新的硬件设备和操作系统版本。
5. 系统监控工具:系统监控工具是一种用于实时监测计算机硬件状态的程序。这些工具可以显示CPU使用率、内存使用情况、磁盘空间等指标,并在出现问题时发出警告。系统监控工具通常包括Windows任务管理器、Linux终端等。
6. 硬件诊断工具:硬件诊断工具是一种用于检测计算机硬件问题的程序。这些工具可以帮助用户确定硬件故障的原因,并提供解决方案。硬件诊断工具通常包括Windows的“设备管理器”、Linux的“dmesg”命令等。
7. 固件升级工具:固件升级工具是一种用于更新计算机硬件固件的程序。固件是计算机硬件设备的底层软件,它负责控制硬件设备的功能和性能。固件升级工具可以帮助用户更新过时的固件,以确保硬件设备正常工作。
总之,管理计算机硬件的程序主要包括BIOS、ACPI、CMOS、驱动程序、系统监控工具、硬件诊断工具和固件升级工具等。这些程序共同协作,确保计算机硬件的正常运行,并在出现故障时能够及时进行诊断和修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