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机器人的结构形式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1. 龙门式机器人:这种类型的机器人通常由两个或多个垂直的横梁组成,每个横梁上安装有关节和执行器。它们可以沿着横梁移动,从而实现复杂的运动轨迹。龙门式机器人适用于需要大范围运动和多轴联动的场景,如汽车制造、电子装配等。
2. 直角坐标机器人:这种类型的机器人在X、Y、Z三个方向上都具有独立的运动自由度,可以实现直角坐标系下的精确定位。它们广泛应用于焊接、喷涂、搬运等领域,具有高精度和高稳定性的特点。
3. 圆柱坐标机器人:这种类型的机器人在X、Y、Z三个方向上都具有独立的运动自由度,但在Z方向上的运动范围有限。圆柱坐标机器人适用于空间狭小、高度受限的场景,如航天、航空等领域。
4. 关节式机器人:这种类型的机器人通过多个关节连接,可以实现复杂的运动和姿态变换。关节式机器人具有较高的灵活性和适应性,适用于各种复杂场景,如医疗、康复、娱乐等领域。
5. 并联机器人:这种类型的机器人通过多个连杆连接,可以实现多自由度的协同运动。并联机器人具有较高的刚度和精度,适用于高精度、高稳定性的场景,如精密加工、测量等领域。
6. 串联机器人:这种类型的机器人通过多个关节串联,实现从一点到另一点的直线运动。串联机器人结构简单,易于维护,但运动范围有限,适用于短距离、低复杂度的场景,如搬运、包装等领域。
7. 协作机器人(Cobot):这种类型的机器人与人类共同工作,可以在安全的距离内进行协作。协作机器人具有感知能力、自主决策和人机交互功能,适用于工业、医疗、教育等领域。
8. 特种机器人:这种类型的机器人根据特定应用场景设计,具有特殊的结构和功能。特种机器人包括防爆、耐高温、耐低温、耐腐蚀等特殊环境适应性的机器人,以及用于搜救、救援、侦察等特殊用途的机器人。
总之,工业机器人的结构形式多种多样,每种类型都有其独特的优势和适用场景。选择合适的工业机器人结构形式,可以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提高产品质量和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