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人机定位系统中用到的卫星技术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1. GPS(全球定位系统):GPS是一种全球性的卫星导航系统,由24颗工作卫星和3颗备用卫星组成。GPS系统通过测量卫星与地面接收器之间的时间差来确定接收器的位置。无人机可以通过接收GPS信号来获取自身的位置信息。
2. GLONASS(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LONASS是一种俄罗斯的全球导航卫星系统,由24颗工作卫星和3颗备用卫星组成。GLONASS系统与GPS系统类似,也是通过测量卫星与地面接收器之间的时间差来确定接收器的位置。
3. Galileo(伽利略导航卫星系统):伽利略导航卫星系统是欧洲的空间导航系统,由30颗工作卫星和3颗备用卫星组成。伽利略系统采用多频段、多普勒测距技术,可以提供更高精度的定位服务。
4. BeiDou(北斗导航卫星系统):北斗导航卫星系统是中国自主研发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由5颗静止轨道卫星和30颗非静止轨道卫星组成。北斗系统具有自主性、高可靠性和高安全性等特点,可以为无人机提供精确的定位服务。
5. QZSS(日本准天顶卫星系统):QZSS是一种日本的全球导航卫星系统,由24颗工作卫星和3颗备用卫星组成。QZSS系统采用双频段、双天线技术,可以提供更高的定位精度。
6. SBAS(同步轨道增强系统):SBAS是一种利用地球同步轨道上的卫星信号来增强地面导航系统的技术。SBAS系统可以提供厘米级的定位精度,适用于需要高精度定位的无人机应用。
7. L1C/L2C(低频/中频):这些是用于无线电导航的频段,通常用于短距离通信。在无人机定位系统中,可以使用这些频段来发送和接收信号,从而实现定位功能。
8. L5C(高频):L5C频段是用于长距离通信的频段,通常用于全球定位系统(GPS)和其他卫星导航系统。在无人机定位系统中,可以使用L5C频段来发送和接收信号,从而实现定位功能。
总之,无人机定位系统中用到的卫星技术主要包括GPS、GLONASS、BeiDou、QZSS、SBAS以及L1C/L2C和L5C频段等。这些技术相互补充,共同为无人机提供了精确的定位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