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的概念最早可以追溯到20世纪50年代,当时计算机科学家们开始探索如何存储和处理海量数据。然而,直到21世纪初,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数据量的爆炸性增长,大数据的概念才逐渐被广泛接受并应用于各个领域。
在2009年,维克托·迈尔-舍恩伯格和肯尼斯·库克耶合著的《大数据时代》一书首次提出了大数据的概念。这本书详细阐述了大数据的定义、特点、价值以及应用案例,为大数据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在此之前,虽然计算机科学家们已经对大数据进行了一些研究,但并没有形成统一的定义。而迈尔-舍恩伯格和库克耶则从一个全新的角度出发,将大数据定义为“五V”:体量(Volume)、速度(Velocity)、多样性(Variety)、真实性(Veracity)和价值(Value)。他们认为,只有同时满足这五个条件的海量数据才能被称为大数据。
除了《大数据时代》之外,其他一些书籍和文章也对大数据的概念进行了阐述。例如,《大数据时代:生活、工作与思维的变革》一书由麦肯锡公司前合伙人阿什顿·库彻撰写,他在书中详细介绍了大数据的发展历程、应用领域以及未来趋势。
总的来说,大数据的概念是在21世纪初逐渐形成的,而维克托·迈尔-舍恩伯格和肯尼斯·库克耶则是这一概念的主要提出者之一。他们的研究成果为大数据的发展和应用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