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系统安全等级划分是一个重要的概念,它用于描述和分类保护信息系统免受攻击的能力。根据国家标准GB/T 22239-2019《信息安全技术 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基本要求》,信息系统安全等级分为五级:第一级、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和第五级。
第一级为自主保护级,是指信息系统具备自主保护的基本安全技术措施,能够有效防范社会工程学等非正常手段的访问和操作,以及防止因设备故障或人为错误导致的安全事件。
第二级为指导保护级,是指信息系统具备一定的安全技术措施,能够有效防范社会工程学等非正常手段的访问和操作,以及防止因设备故障或人为错误导致的安全事件。
第三级为监督保护级,是指信息系统具备较为完善的安全技术措施,能够有效防范社会工程学等非正常手段的访问和操作,以及防止因设备故障或人为错误导致的安全事件。
第四级为强制保护级,是指信息系统具备严格的安全技术措施,能够有效防范社会工程学等非正常手段的访问和操作,以及防止因设备故障或人为错误导致的安全事件。
第五级为隔离保护级,是指信息系统被完全隔离,无法直接访问,需要通过专门的物理隔离措施来保证数据的安全性。
以上五个等级是根据信息系统的安全需求、防护能力以及风险程度等因素综合评估得出的。在实际应用中,不同等级的信息系统需要采取不同的安全策略和技术手段来保障其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