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合同是指通过电子签名、数据电文等形式订立的,以电子数据交换、电子邮件等方式传递、存储或接收的合同。在中国,电子合同的法律保护主要依赖于《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签名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相关法律法规。
要使网上签的电子合同受到法律保护,需要满足以下条件:
1. 合法签订:电子合同必须是在双方当事人自愿的基础上,经过双方当事人的真实意思表示,且不违反法律法规和社会公德。
2. 有效形式:电子合同应当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规定的合同形式,包括书面形式、口头形式和其他形式。
3. 真实内容:电子合同的内容应当真实、准确,不得有虚假陈述、误导性陈述或者重大遗漏。
4. 电子签名:电子合同应当采用可靠的电子签名方式,如数字证书、电子签名等。
5. 保存证据:签署电子合同后,双方当事人应当妥善保管电子合同的副本,以备查验。
一旦电子合同得到法律保护,解除合同的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1. 协商解除:双方当事人可以通过协商一致的方式解除合同。
2. 法定解除: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的规定,当事人可以行使法定解除权,即在特定情况下,一方当事人可以单方解除合同。例如,因不可抗力致使合同目的无法实现时,可以解除合同;或者一方当事人在履行期限届满前明确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为表明不履行主要债务时,对方当事人可以解除合同。
3. 协议解除:双方当事人可以在合同中约定解除合同的条件和程序,当条件成就时,可以解除合同。
4. 仲裁或诉讼解除:如果合同中约定了仲裁条款或者诉讼条款,当事人可以通过仲裁或诉讼途径解除合同。
5. 违约解除:如果一方当事人违反合同约定,另一方当事人可以根据合同约定的违约责任条款解除合同。
总之,电子合同的法律保护取决于其合法性、有效性以及双方当事人的履行情况。一旦合同得到法律保护,解除合同就需要遵循法律规定的程序和条件。在实践中,建议当事人在签订合同时充分了解相关法律知识,并在必要时寻求专业法律意见。